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由生态环境部、四川省和重庆市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部省(市)联合环境应急实战演练——“环境应急·2024”嘉陵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昨天(11月30日)举行。
本次演练模拟某化工企业粗苯储罐发生燃爆事故后,四川省南充市、广安市和重庆市合川区共同应对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过程。演练中,燃爆事故导致苯、苯胺、铅等3种污染物进入园区内河,园区外地下输油管道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嘉陵江,威胁到下游饮用水水源地安全。四川省南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张海军介绍,面对这一紧急情况,生态环境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并协同园区管理方、公安、交管以及120急救等部门,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。
张海军:我们搭建了临时现场实验室,现场设置了采样组、样品流转组、实验室分析组、数据编报组等,监测数据出来后第一时间上报应急指挥部,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。
本次演练共有1200多人参加,设置了先期处置、信息报告、会商研判等15个科目。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马祥介绍,演练采用实战方式进行,还叠加了突降大雨等极端天气情况,展示了众多环境应急新技术和新装备。
马祥:我们动用了无人机、无人船等高科技、智能化采样、喷药设备,还利用遥感技术,综合分析研判污染团的迁徙态势。充分检验化工园区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和嘉陵江突发水污染事件“一河一策一图”方案的有效衔接。
通过部省市联合、上下游协同、跨地区联动以及多部门协作,综合采取源头阻断、拦污截污、吸附沉淀、水利调度等多种措施,最终成功解除危险,确保了沿线饮用水安全。
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邴永鑫:通过演练进一步验证了川渝联动响应处置机制,搭建起了省际间、部门间,政企间多重协同响应、密切协作处置的大格局,也为新形势下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参考。